鲁电大学函字〔2015〕9号
各市级(直管县)电大,各县级电大(教学点),省电大各处室、学院:
为扎实落实《山东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工作要点》中关于“继续做好教学资源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微课程、微视频和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力度,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推进课程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举办山东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度微课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省电大系统教师、管理、技术人员等均可参赛。
二、内容要求
目前全省电大开展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的课程内容。
三、参赛作品要求
参加此次大赛的作品应为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各种手段制作的,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的简短、详实的、完整的教学活动,以视频(不包括录制的三分屏课件)为主要呈现方式。
(一)参赛作品要符合课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体现多种媒体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活动设计。
(二)一件参赛作品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技能点。
(三)参赛作品应保证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唱词字幕提示。播放时间不超过10分钟,总大小不超过100MB。作品要包含片头、片尾;片尾时间不超过10秒,内容不超过8项。
(四)参赛作品格式为MP4或FLV。
(五)参赛作品须保证课程资源内容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保证所使用的课程资源知识产权归属清晰,无侵权使用的情况;保证课程资源及申报材料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规定,可以在网络上公开传播与使用。
参赛作品的具体制作规范及要求见“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微课制作标准(试行)”(附件1)。
四、教学设计方案要求
所有参赛作品均需制定并提交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技术手段和特色等方面内容,并应注明讲授知识点(技能点)名称、所属课程名称及适用对象等信息,具体要求见附件2。
五、提交材料要求
(一)应提交的材料:参赛作品、教学设计方案两项。
(二)提交时间:2015年9月20日前。
(三)提交形式:各单位填写本单位参赛作品推荐汇总表(见附件3),电子版发至sdtvu_jxddc@163.com,纸质材料加盖公章后交至省电大教学与督导处;参赛作品及教学设计方案在线提交,网址为:http://218.57.132.2:8075/wkc/index.asp。
六、评选方式
参赛作品的评选采用专家网上评审和公众网上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别设个人奖与组织奖若干。
七、联系方式
比赛有关事宜请与省电大教学与督导处联系。
联系人:刘忠强、董彩云、张百生
联系电话:(0531)82626996
电子邮箱:sdtvu_jxddc@163.com
教学督导群QQ号:58110821
通讯地址:济南市经十一路21号
邮政编码:250014
附件:1.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微课制作标准(试行)
2.教学设计方案
3.山东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度微课大赛作品推荐汇总表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教学与督导处
2015年5月4日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办公室 2015年5月5日印发
附件1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微课制作标准
(试行)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时间较短、主题突出、内容具体、通俗易懂、通用性好等基本特征的学习资源。系列微课是指一系列具有连贯性或相关性知识点的微课。
一、选题
微课应选题得当,具有针对性,适合用多种媒体的形式表达。可选取某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知识点、有代表性或教学、学习过程中难以用传统方式解决的问题。
微课标题设计要得当、生动、鲜明,具有针对性且设计合理。
二、教学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微课要求,确定准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二)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即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给学习者带来自由愉悦的学习体验;启发引导性强,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正确选择使用各种教学媒体。
(三)撰写脚本
依据教学策略,提出与内容相互配合的变现手段,如教师头像、图表、资料、实景、动画等,并在脚本内容中标明“字幕内容”、“解说词内容”等。
脚本样例
字幕内容 | 主要表现形式 | 解说词内容 |
开始语 | 头像、图…… | 本次课学习的内容是…… |
讲授内容 | 头像 字幕 头像 实景 …… | …… |
过渡语 | 头像、字幕…… | …… |
讲授内容 | 头像 字幕 动画 实景 …… | …… |
…… | …… | …… |
结束语 | 头像、图…… | …… |
(四)时间设计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建议不超过10分钟。
三、结构及要求
微课结构由片头、微课名称页、教学内容和片尾四部分组成,同一微课或同一系列微课,应使用相同的包装效果,易于用户识别及规范课程开发。
(一)片头
使用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制作的微课片头。
(二)微课名称页
微课名称页包含微课名称和主讲教师等元素(二维动画型可不加主讲教师信息),排版规范有横版或竖版,微课名称内容须在版心中央,如下图所示:

横版 竖版
(三)教学内容
微课的教学内容严谨、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制作过程中的演示文稿(PPT)制作和唱词字幕等的规范如下:
1.演示文稿(PPT)制作规范。演示文稿(PPT)要求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于一体,一般不使用纯文字的演示文稿(PPT)。整体效果应风格统一、色彩协调、美观大方。
建议按以下标准进行制作:
(1)字体与字号。字体与字号参照下表:
类型 | 大标题 | 主讲信息 | 一级标题 | 正文 | 字幕 |
字体 | 大黑、时尚中黑、大隶书 | 黑体 | 黑体、魏碑、大宋 | 雅黑、中宋 | 雅黑 |
字号 | 50~70磅 | 36~40磅 | 36~40磅 | 24~32磅 | 32磅 |
应用 | 上下左右居中 | 左右居中 | 左右居中 | 左对齐或居中 | 左右居中 |
(2)版心与版式。每页四周留出空白,应避免内容顶到页面边缘。
(3)背景。背景色以简洁适中饱和度为主(颜色保持在一至两种色系内;或使用“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统一的演示文稿(PPT)模板”),背景和场景不宜变化过多,文字、图形等内容应与背景对比醒目。
(4)色调。色彩的选配应与课程科目相吻合,同一微课或系列微课在配色上应体现出系统性,可选一种主色调再加上一至两种辅助色进行匹配,同一屏里文字不宜超出三种颜色。
(5)字距与行距。在文字少的情形下,标题字距放宽一倍体现舒展性;正文行距使用1行或1.5行,便于阅读。
(6)配图。图像应清晰并能反映出内容主题思想,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分辨率应在72dpi以上,图片不可加长或压窄,防止变形。
(7)修饰。细线条的运用比粗线条更显精致;扁平式的装饰更接近时代审美;有趣味的装饰通常更能吸引人。
2.唱词字幕的规范。根据微课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确定是否添加唱词字幕,宜在图像、声音的制作全部完成后进行唱词字幕的制作,规范如下:
(1)唱词字幕应与解说词对应,以唱词的内容合理断句。
(2)去掉多余的语气词、口头禅、病句、闲言碎语等。
(3)利用唱词修正口语中漏掉的关键字词,修正口误及发音等。修正时,直接使用正确字词,并用括号括起来表明是纠正的唱词。发音不对的,只要唱词正确即可。
(4)利用唱词完善年份、年代。如:“90年”唱词为“1990年”。
(5)唱词中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直接用全角空格代替。只使用书名号(书名中的标点符号正常使用)、间隔号、连接号和意指特殊含义的引号等。
(6)唱词中的数学公式、化学分子式,尽量以文本文字呈现;不易用文本文字呈现的、且在视频画面中已经通过PPT、板书等方式显示清楚的,可以不加该行唱词。
3.其他。视频图像应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以普通话授课。
(四)片尾
片尾时长不超过10秒,内容可包含:策划及制片人员、主讲教师、录制主创人员、制作单位等,不宜超过8项。
四、制作开发
(一)技术路线
1.录屏。使用录屏软件、手写板或交互白板、专业录屏软件等工具录屏,并后期制作。
2.实拍视频。使用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拍摄,并后期制作。
3.二维动画。使用Flash等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制作。
4.三维动画。使用3DS MAX、虚拟现实等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制作。
(二)制作开发
1.素材制作与开发。包括微课开发所需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素材的制作与开发。
2.整合。将素材根据教学设计有机整合,实现微课资源的总体设计。
3.要求。视频格式:MP4、FLV;视频尺寸:1280x720及以上;所占空间:100MB以下。
五、版权来源
微课中素材的选用应注意版权,涉及版权问题须加入“版权来源”信息。
附件2
教学设计方案
作品名称 | |
主要作者姓名 | | 单 位 | |
其他作者姓名 | |
所属课程 | | 适用对象 | |
教学 目标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
课 程 特 色 | |
教 学 内 容 | |
技术 手段 | |
其它 | |
备注:可加页
附件3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度
微课大赛作品推荐汇总表
报送单位: (公章)
序号 | 主要作者姓名 | 作品名称 | 所属 课程 | 适用对象 | 联系 电话 | 电子邮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联系人: 电话: 手机: E-mail: